距离陈盆滨上一次站在聚光灯下,时间已悄然过去6年。

陈盆滨出生于浙江台州玉环,是首位赢得国际性极限马拉松冠军的中国人,也是成功在世界七大洲都完成极限马拉松挑战的跑者,出道24年跑步距离超过24万公里,被称为“中国极限跑之一人”。今年4月,46岁的陈盆滨以40小时55分的成绩,夺得全长255公里的希腊德尔斐·奥林匹亚极限马拉松赛冠军。

这是他时隔6年再次站上国际赛场并夺得冠军。在这期间,他完成了诸多人生大事,尝试新的人生挑战。例如,娶妻生女,将生活重心逐渐转移到家庭,并和妻子黄青青携手创业,打造个人品牌;他还一度跨项加入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备战过北京冬奥会。跑步的主业也没落下。为了弥补年龄增大后的体能劣势,一步两步的跑步动作,他学了一千多个姿势,反复打磨技术来提升速度。

陈盆滨曾说:“如果再不比赛,大家都会忘记我了。”残酷的现实是,今年夺冠以后,当陈盆滨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各大新闻报道中时,很多人感到陌生。陈盆滨曾走进校园,给当地小学生教授跑步技巧,童言无忌的孩子们都说“没听过陈盆滨的名字”。他创建了抖音账号,2020年至今已发布300多个短视频作品,每天直播跑步训练,但流量似乎不及预期,4万出头的粉丝数和世界冠军的头衔不相匹配。

今年4月,陈盆滨凯旋归来。受访者供图

有人调侃:“这是世界冠军遇上了中年危机。”对此,陈盆滨并不承认。24年前,陈盆滨开始跑步时,周围没有人相信跑步可以谋生,但他一路从海边小渔村跑向了国际舞台。如今,马拉松已成为大众广泛参与的运动项目,还涌现出一批以赛事奖金和商业代言为主要收入的职业跑者。陈盆滨很庆幸,全民跑步的氛围正越来越浓厚。有时候,他难免遗憾,没能在巅峰时抓住流量密码,但他并不后悔,他相信只要向前奔跑,总会有新的未来。

世界冠军的新烦恼

“我没有中年危机,我一直在攀登的路上。”这是陈盆滨面对记者采访时的开场白。随即,他邀请记者跟随他一起训练和直播。

陈盆滨个子不高,利落短发,胡子拉碴,皮肤黝黑,身形精壮而矫健。日常穿着速干跑步T恤和短裤,脚上蹬着配色鲜艳的碳板跑鞋,形象颇为符合大众对于一名精英极限跑者的印象。当天晚上,天气微雨,他独自沿上海浦东滨江步道跑步,从前滩友城公园一路跑到杨浦大桥下的歇浦路渡口,全程约20公里。第二天早上5点多,他又和妻子一起在外滩附近开始跑步直播。

晨光熹微,阳光从陆家嘴林立的高楼缝隙间透过来,有种独特的美感。清晨的外滩跑步者众多,但陈盆滨在其中相当显眼。他一边跑步,一边还举着手机和稳定器直播,给网友们讲解跑步的要领,有时还会点评几句其他跑者的动作和水平。他体力好,全程呼吸平稳,轻轻松松跑了10多公里。记者好几次尝试跟上他的脚步,但仍然“被拉爆”。

对陈盆滨来说,每天跑几十公里的距离已是家常便饭。早在2015年,他就从广州出发,一路跑到北京,完成了“100天100个马拉松”的挑战。最近,为了备战本月在法国举行的一场极限马拉松赛事,陈盆滨每天的训练量几乎是一个全马的距离,其间还要模拟不同阶段训练配速和策略。这些年,虽然随着年龄增长体能和耐力不可避免地下降,但技术的不断打磨弥补了这些差距,反而让他的成绩稳步提升。在极限跑的赛道上,陈盆滨觉得自己已经得心应手。

陈盆滨在训练中。受访者供图

但在人生的赛道上,陈盆滨却有些踉跄。2019年,陈盆滨开始创业,计划通过打造个人品牌,推出一系列运动健康课程和鞋服类产品。用他的话说,“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我会跑步,能拿冠军,这是我擅长的事,但我不仅仅是一个会跑步的人”。一开始,陈盆滨信心满满,组建团队,四面出击,风格激进。然而,从运动员变成创业者,身份转变并非一蹴而就。缺少投资、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无法变现,困难接踵而至。最艰难的时候,公司一年多都没有收入,他只能解散团队,从北京回到老家玉环,从长计议。

除了创业,如何掌握流量密码是陈盆滨的新困惑。曾经的陈盆滨,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不缺曝光和流量。2015年前后,是陈盆滨的巅峰期。彼时,他接连斩获多项极限马拉松冠军头衔,摘得2014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更佳非奥运动员奖,并完成创纪录的“100天100个马拉松”挑战。连续的媒体报道,让他虽不说是家喻户晓,至少也是远近闻名。转战自媒体平台后,过往的头衔和荣誉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关注度,但这样的流量并不稳定。全网不足10万的粉丝量充其量只是小有名气,即便深耕垂直领域,在同类跑步博主中也算不上出名。有时直播遇上一两个“杠精”网友,更是让陈盆滨连呼“破防”。

有时,陈盆滨难免怀念过去的辉煌,或是遗憾没能在巅峰期抓住风口,吃一波流量红利。但转念一想,他又很快平静下来。“当你出名的时候,别人都在捧着你,人的感觉是飘的,听不到真实的评价,你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陈盆滨觉得,现在的状态反而更充实,“有困惑有挑战有做不到的事,但每天都在学习和增长知识,在一步一步接近目标。”

陈盆滨曾经的高光时刻。受访者供图

如今,他仍在摸索流量之道,尝试更丰富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创业也在继续,只是规模成了“夫妻店”,策略更加低调务实。

被跑步改变的人生

陈盆滨很喜欢“攀登”这个词。采访期间,他反复强调自己“一直在攀登的路上”。他跟记者开玩笑说:“甚至会觉得或许逆境才是舒适区,可以激发更大的潜能。”

回溯陈盆滨的个人经历,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1978年,陈盆滨出生在玉环县鸡山乡北山村。北山村在海岛上,大多数岛民以捕鱼为业。1991年,小学毕业后,陈盆滨跟随父亲出海打鱼,成为小渔民。但陈盆滨并不擅长打鱼,在他的回忆中,“每次出海打鱼回来,我的收获几乎都是最少的,别人能卖一两万元,我只能卖几千元。我觉得我能吃苦,但是吃苦却没有结果,这是我不愿看到的”。

2000年,一次俯卧撑比赛,成为陈盆滨人生中的转折点。这场比赛中,陈盆滨做了438个俯卧撑,领先第二名200多个,不仅收获了人生的之一个冠军,还拿到了600元奖金。一战成名后,打鱼摸不着门路的陈盆滨,转而参加各种比赛。抓螃蟹、山地自行车、电视吉尼斯挑战赛等等,只要有比赛,他就去参加,希望靠比赛奖金维持生计。

可是,比赛场上,高手如云。陈盆滨是新手,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想要每次比赛都获得好名次,谈何容易。而且参加各项赛事,需要花钱,但陈盆滨缺钱。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有一次,陈盆滨想要外出参赛,被父亲陈宝水骂“不务正业”,“家里条件又不好,出去的钱从哪里来?”陈盆滨没办法,偷偷跑到县城,向叔叔借了200元钱,才得以成行。时间一长,借钱参赛,入不敷出。陈盆滨发现,这条路走不通。

陈盆滨拿过很多冠军。受访者供图

“那几年压力真的很大。不仅仅因为没钱参加比赛,还因为身边很多人都不理解我,觉得我在瞎折腾。”时隔多年,现在回忆起来,陈盆滨仍记忆犹新。陈盆滨自身也在反思。比如,先找一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再考虑比赛;参赛也更有选择性,以跑步为主。他身体素质过人,更大的优势是体力好。2002年,他之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穿着皮鞋匆匆上阵,结果以3小时09分完赛,成绩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

于是,陈盆滨在玉环当地企业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保安工作三班倒,时间相对稳定。上班之外的时间,陈盆滨都尽可能用来训练。他跑步上下班,一有时间就去户外跑步,风雨无阻。很多人看到他,都笑他是“疯子”。他不理会,总有人理解他。“比赛是全国各地的,总不能一直请假。董事长知道后,非常支持,还提供赞助。”双方约定:没比赛,照常上班;有比赛,公司报销路费、住宿费,发出差伙食补贴,每年增发体育训练营养费6000元,若是获得名次,公司再根据比赛档次,给予奖励。直到现在,陈盆滨还是苏泊尔的“名誉员工”。

没有了后顾之忧,陈盆滨开始积极参赛,并逐渐崭露头角。单单2006年,他就参加了20场比赛,并获得5项全国冠军。后来,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他又跑向世界级比赛的赛场。2010年,陈盆滨从撒哈拉沙漠出发,用了四年时间,一路跑到南极冰原。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赛,是世界更具代表性的极限马拉松赛事,而陈盆滨是之一个获得此项赛事冠军的中国人。从小渔村走出的陈盆滨,终于站上职业生涯巅峰。

“如果没有跑步,很难想象现在的生活会怎样。”陈盆滨感慨。长年累月的训练和比赛,伤病总是难免的。此前,在一次比赛中,陈盆滨的左膝关节受伤,一度让他消沉许久。治好伤病后,陈盆滨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靠蛮力和体力去拼,而是沉淀下来,更专注跑步和运动的技术,让更多人了解健康跑步的重要性,远离运动损伤。

这也是陈盆滨选择创业和直播的初衷。他并不讳言想要从中赚钱的想法,还多次提及看好这个行业的广阔前景。在他看来,创业将是他接下来一直攀登的新赛道。即便前路挑战重重,可能无人理解,就像他此前无数次的奔跑一样,但在抵达终点前,他并不想轻易放弃。

进击的马拉松

陈盆滨统计过,出道24年,他已经跑了2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大概6圈。回过头看,他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很多变化。他也发现,在这条不断向上攀登的赛道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同行者。

陈盆滨和小朋友们互动。受访者供图

“放在以前,不要提极限马拉松,就算是马拉松,都是很小众的运动。”陈盆滨记得,他刚开始跑步时,全国的马拉松比赛屈指可数。“北京、上海、杭州这样的城市才有马拉松比赛,能办赛的城市两只手都数得过来。”他一边说着,一边举起手给记者比画。

近些年,国内马拉松赛事数量、参赛人数持续井喷。数据显示,2014年在中国田协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共51场。作为对比,今年4月21日的“超级马拉松日”,仅这一天全国就有至少53场马拉松赛事鸣枪开赛,参赛跑者规模达到近5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和4月两个月内,多个周末上演马拉松“超级周末”,同日开跑的相关路跑赛事超过40场。近期,杭州马拉松、南京马拉松等一批赛事相继官宣,或将在下半年继续掀起“马拉松热”。去年,全国共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699场,其中中国田协认证赛事308场,总参赛规模605.19万人次,打破历史纪录。今年,随着巴黎奥运会首次设置大众组马拉松比赛等标志性事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这一数据可能进一步被刷新。

陈盆滨一度觉得十分惊讶。“以前跑步,很多人笑话你,说你是‘疯子’,因为没人把跑步当回事。”现在反过来了。“跑步,尤其是跑马拉松,反而变成了一个‘高大上’的事情。想要参加一些知名度高的比赛,甚至还要‘走后门’。”陈盆滨瘪了瘪嘴,小声吐槽。

更重要的是,紧跟着“马拉松热”,还涌现出一批马拉松职业选手。凭借相关赛事的比赛奖金和品牌代言等,他们走通了陈盆滨曾经没有走通的路径。比如,李子成是国内最早一批成功的职业选手,他在2018年前后风光无二,一举拿下数十场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再加上其他比赛奖金和品牌代言,收入接近200万元。曾获得上海马拉松国内男子之一的管油胜,据公开报道,手握多个品牌代言,稳稳年入百万,甚至在比赛最密集的一个月,屡战屡胜的他月入50万元,一度登上热搜。此外,还有越来越多半职业精英跑者,把跑步当副业的同时,却获得了超过主业的收入。这似乎都是当年的陈盆滨难以想象的事。

而在陈盆滨的身边,因多年来陪着他四处征战,他的妻子黄青青早就成了丈夫的忠实跑友。2020年冬天,她跟着陈盆滨开始练跑步,从每天5公里提升至10公里,几乎没有间断过。这段时间,夫妻俩每天早上都会合体直播跑步训练。为了直播,黄青青新注册了账号,叫“青青与陈盆滨”,用来和陈盆滨的账号互相引流。直播中,陈盆滨向黄青青传授经验,纠正她的动作,有时话说重了,黄青青不服气,“不去听他叨叨叨”,两人间的对话互动常被网友津津乐道。

陈盆滨和妻子黄青青。受访者供图

今年3月,黄青青在扬州马拉松参加了首个半马。按照计划,接下来除了陪伴陈盆滨参赛,黄青青还将独立参加几次国内的马拉松赛事,一方面提升成绩,另一方面则在参赛时开启直播。这是陈盆滨新发现的“流量密码”,他观察过其他跑步博主,发现他们在直播参赛时,相关流量数据往往表现不错。此前,为了“蹭流量”,陈盆滨和黄青青还专门跑到杭州西湖、上海外滩等标志性景点直播晨跑,直播间观看人数和互动数据稳步提升。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陈盆滨:“还打算跑多久?”陈盆滨呵呵一笑,调侃式地说:“至少跑过这段所谓的中年危机吧。”随后,他突然认真起来,表情严肃,“我觉得不应该给人生设限。我会一直跑下去,未来10年,还要拿7到10个冠军。56岁的我,应该会比46岁还要厉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朱凌君

微信编辑:Wing

校对:泰妮

今日热搜

  • 1王楚钦1-4不敌林诗栋无缘决赛
  • 2老板买到15盒香港月饼哭诉不发了
  • 3体验新文旅 乐享新生活
  • 4哈尔滨一公司月薪3500元 *** 博士
  • 5武汉地铁被“挤爆”
  • 6明年将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 7妈妈带2个孩子喝农药自杀被判刑
  • 8女子在男方婚礼时坠亡?不实
  • 9王曼昱0-4不敌王艺迪
  • 10二年级女生养蜗牛5个月生380只宝宝
  • 标签列表